【文/记者 刘飒 摄/徐立华】12月5日,吉林大学李四光地学奖学金基金创立十周年、第十届李四光地学奖学金颁奖典礼暨《地质宫的故事》第一集首发式在吉林大学鼎新大讲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地学领域专家、学者、校友如约相聚,畅谈欢叙,会场内高朋满座,温馨喜庆。国土资源部原党组成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原局长、吉林大学北京校友会地学分会名誉会长、吉林大学李四光地学奖学金基金理事会理事长孟宪来,吉林大学党委书记姜治莹启动纪念活动。
百年之前,当李四光站在英国伯明翰大学自然科学博士学位的领奖台上时,心里装着这样的“中国梦”:“什么时候中国的大学也能培养出自己的硕士乃至博士研究生?”
正是这个梦想,让担任过东北地质专科学校(原长春地质学院前身)校长的李四光上下求索,以国之需,为国育才,蔚为国用。如今,在历史长河的浩荡延绵中,闪耀着“地质之光”的“长地院”不但培养出一批批硕士、博士研究生,从这里走出去的地学人,有18位院士、23位杰青、4位优青,很多人已成为行业领军、国之栋梁。
此刻,40位获得吉林大学李四光地学奖学金、吉林大学富德奖学金、优秀青年教师奖的获得者走上领奖台,当博士生朱慧星、青年教师张楠等学之骄子、师者才俊从老一辈地质人手中接过奖状时,感悟的不仅是“缅怀征程,致敬前贤,激励后学”的初心,更是地学人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
李四光、喻德渊、俞建章、余瑞璜、业治铮、董申保、刘广志、白季眉、颜惠敏、黄大年……每一个名字都闪着荣光;大庆油田会战、三峡水库建设、南水北调工程、航空核子旋进磁力仪、建章珊瑚、西南抗旱找水、“地壳一号”创亚洲国家大陆科学钻井新纪录……每一个结点都铸起一座丰碑……
“长地院”这个昵称叫起来太亲切,“地质宫”这个地方有太多讲不完的故事。正是这种朴素的情怀,让孟宪来和原长春地质学院院长张贻侠先生的想法一拍即合,并很快获得校领导和更多校友的共鸣。于是,便有了“吉林大学李四光地学奖学金”的创立和《地质宫的故事》丛书的编著。
“培养新时代优秀地学人才,弘扬李四光精神,发展我国地质事业,鼓励地学学子勤奋学习、创新实践、爱国奋斗、建功立业。” 这是一份初心,也是几代地学人真切的心声。2012年富德集团向地学部捐资设立“富德奖学金基金”,2017年并入李四光地学奖学金基金统筹管理。“一日曾经地院人,一生长系地质情”,情系地质宫,回馈母校,支持地学教育的倡议得到广泛响应,基金成为校友们感恩报答母校的重要平台。吉林大学李四光地学奖学金基金从发起至今已募集资金本金2077.01万元(含富德基金1000万元),累计增值560.77万元(截至2020年11月),累计捐款人数360余人,捐款单位26家,已累计发放奖金278.6万元。此次活动期间,又收到致远装备董事长、汇锋公司董事长张远等校友的捐赠160余万元。目前,它已成为吉林大学校内基金规模最大、奖金额度最高、最具影响力的奖学金之一。
孟宪来、张贻侠为获奖师生赠书。原长春地质学院是教育立法的推动者,张贻侠作为教育立法的倡议者,已是耄耋之年的他全程参与编写《地质宫的故事》,当即兴讲起地质事业与国家发展时,依然精神矍铄、慷慨激昂。“国家兴旺,匹夫有责!” “虽然我老了,但我可以看着你们干!你们是新生代!”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我要把这句对联的主人换成十四亿中国人!中国人民要撸起袖子加油干。”铿锵的声音铮铮回响,会场上,掌声阵阵,经久不息。这是一种致敬,是一种情怀,也是一种追随!正如李四光的爱国精神、科学精神、奉献精神,已成为吉大学子的追逐之光,照亮着地质人去发现无穷的宝藏;地质宫那不灭的灯光,已成为一座航标,指引地学人追寻真理的方向。
仪式上,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利锋宣读《关于吉林大学2020年度李四光地学奖学金、优秀青年教师奖的表彰决定》《关于吉林大学2020年度富德奖学金获奖学生的表彰决定》。副校长边铁代表吉林大学、姜治莹书记和张希校长致辞。校友会副理事长韩晓峰启动新书首发式,并作为主编讲述《地质宫的故事》背后的故事。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中国地质科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严光生代表基金理事会发言。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卢民杰回顾了吉林大学李四光地学奖学金基金创立十年的历程。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培震,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丰昌,中国科学院院士林学钰,吉林大学副校长郑伟涛,校党委副书记冯正玉,学校相关职能部门、院系、机构负责人和地学部各学院师生代表600余人参加活动。会前,姜治莹等校领导与参会的老先生、老领导、校友代表进行座谈,进行亲切交流。
典礼结束后,校友张培震院士、校友吴丰昌院士分别作题为《青藏高原现今构造变形的动学特征》和《我国水环境标准初步研究》的专题讲座,讲座由新能源与环境学院院长许天福主持。当日下午,在吉林大学朝阳校区图书馆报告厅举行“双一流”建设暨地学前沿交叉学科论坛。论坛邀请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极地地质研究室主任、中国地质调查局极地地学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刘晓春校友,中国科学院教授、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公司创始人、国家机器人表转化总体组组长、机器人国家工程中心副主任曲道奎校友,吉林大学周建波、卢文喜分别作题为《中国南极地质考察的现状、问题与未来方向》《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中亚造山带东段构造格局与演化》《水文地质反问题—— 地下水污染溯源反演辨识》的报告。
此次活动由吉林大学教育基金会、吉林大学李四光地学奖学金基金会、吉林大学北京校友会地学分会、吉林大学北区事务办公室主办,吉林大学新能源与环境学院、吉林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北区学生办公室承办。